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暖风吹雪。洗尽碧阶今夜月。试觅云英。更就蓝桥借月明。
从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谁道由天。光景随人特地妍。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正月十七的夜晚,灯火辉煌、雪消雨落的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想象。

上片开头用"暖风吹雪"点明季节转换——冬雪在春风中消融。接着写月光被雨水洗净,显得格外明亮。然后作者突发奇想:既然今晚月光不够亮,不如向神话故事里的云英(仙女)借点月光,或者去蓝桥(传说中遇见仙人的地方)借些光明。这种天真的想象让平凡的夜晚变得神奇起来。

下片笔锋一转,说其实不用借月光,因为城里灯火通明,就像使君(官员)家永远不熄灯一样热闹。最后两句最妙:谁说美景只能靠天赐?只要人心情好,眼前的灯火雨雪都能变成独特的美景。这里道出了全词的核心——景色的美丽其实取决于观景人的心境。

全词把现实灯火与神话想象交织,用轻松的语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关键看我们用什么心情去发现。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