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亭

蜡屐萦纡洞府间,飞甍仍在最高巅。
青山东去余无地,黄潦西来正接天。
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踪迹草芊芊。
松枯石朽由来事,莫作常情叹逝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沧桑感的山水画卷,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诗人穿着登山木屐,在曲折的山路上探索("蜡屐萦纡洞府间"),抬头看见山顶上依然矗立着飞檐翘角的亭台("飞甍仍在最高巅")。往东看,青山连绵直到天地尽头("青山东去余无地");往西望,浑浊的洪水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片("黄潦西来正接天")。

接着镜头转到两个具体景点:太子池塘笼罩着朦胧烟雾("太子池塘烟漫漫"),紫微遗迹处长满茂密野草("紫微踪迹草芊芊")。最后诗人感慨:松树会枯、石头会朽,这都是自然规律("松枯石朽由来事"),不必像常人那样对着流水感叹时光流逝("莫作常情叹逝川")。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像无人机航拍一样,带我们从山路、山顶、东西不同角度欣赏山水全景 2. 用"黄潦接天""烟漫漫"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最后跳出寻常的伤春悲秋,用豁达的态度看待自然变迁,比单纯写景更有思想深度

就像我们现代人登山旅游时,既会拍照记录美景,也会对着古迹产生"沧海桑田"的感慨,但诗人最终选择用更超脱的心态看待这些变化。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