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放歌

昔日仙人控黄鹤,横笛飘飘半空落。
鹤上寥天笛渐微,江边漠漠秋云飞。
高楼峨峨俯霮䨴,竟上不能追鹤背。
楼台亦与世迁移,惟有虚名阅人代。
楚山巘巘围烟鬟,顾视宇宙虚无间。
远帆去鸟共茫昧,但有长江拖玦环。
天风洒露清毛发,望古怀人意超忽。
郎官湖远对苍凉,鹦鹉洲平旧芜没。
江山王气孙伯符,黄龙建号称皇都。
胡为不食武昌鱼,横江铁锁宁非愚。
陶侃温峤皆龙虎,长江犹在公焉如。
秋水朝潮还夕汐,大别山头风雨积。
笑招黄鹤早归来,五百年间话铜狄。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的穿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开头提到仙人乘黄鹤、横笛飞天的传说,营造出缥缈神秘的氛围。但鹤飞远去,笛声渐消,只剩下秋云漠漠,暗示美好事物终会消逝。接着写黄鹤楼巍峨壮观,但人却无法像仙人一样乘鹤而去,暗含对超脱现实的向往与无奈。

随后,诗人感慨楼台虽在,但世事早已变迁,只有“黄鹤楼”这个虚名留存至今。眼前的楚山、长江、远帆、飞鸟,构成一幅苍茫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大与人生的渺小。

诗中还提到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孙策(孙伯符)曾以武昌为都,但最终未能长久;东晋名将陶侃、温峤曾叱咤风云,但如今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盛衰无常”的主题。

最后,诗人以风雨中的大别山为背景,笑招黄鹤归来,并想象五百年后的人们也会像今天一样感叹时光飞逝。整首诗既有对神话传说的浪漫想象,又有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语言流畅,意境开阔,让人读后既感受到黄鹤楼的美,又体会到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淡淡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