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为栎园 其一

雨过不放晴,积阴湿林叶。
野禾生前圩,蒸耳似马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的生动画面,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雨过不放晴,积阴湿林叶"写雨后的阴郁天气——雨虽然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沉,树林里的叶子还湿漉漉地滴着水。这种潮湿闷热的氛围让人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水汽。

后两句"野禾生前圩,蒸耳似马巤"把视线转向田野:野生的禾苗在田埂间疯长,湿热的环境让人的耳朵发烫,就像被马鬃毛扎着一样难受。这里用"马巤"(马脖子上的长毛)来形容湿热难耐的感觉,非常形象贴切。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四种感官体验来营造氛围:视觉(阴天、湿叶)、触觉(潮湿)、动态生长(野禾)和体感(耳朵发烫),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准捕捉,含蓄地表达了对这种闷热潮湿天气的细微感受,展现了传统文人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