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召左都御史(臣)廷敬侍郎(臣)乾学学士(臣)英侍读学士(臣)士奇编修(臣)讷赐食西苑秋云亭遣中使就赐御书及内制法琅涂金垆瓶匙箸香合各一恭纪五首 其二

御奁书卷日相随,勤政帘前奏对时。
文囿先知新稼穑,尧阶不剪旧茅茨。
渚花含笑移舟近,水鸟衔恩度槛迟。
自有衢樽联镐饮,微臣长诵蓼萧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与臣子们在西苑秋云亭共进御膳、赏赐礼物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君臣和谐的画面。

前两句写皇帝勤政爱民的形象:皇帝的书卷每天都随身携带,在勤政殿帘前与大臣们讨论国事。这里用"御奁书卷"暗示皇帝学识渊博,"勤政"二字直接点明其治国态度。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盛世景象:皇帝像关心庄稼一样体察民情("文囿先知新稼穑"),保持着尧舜时代的简朴作风("不剪旧茅茨")。后两句用"渚花含笑"、"水鸟衔恩"的拟人手法,描绘出一派祥和的自然景象,暗示皇恩浩荡,连花鸟都感受到恩惠。

最后两句表达臣子的感恩之情:在这样君臣同乐的宴饮场合("衢樽联镐饮"),作为微臣的自己要永远铭记皇恩("长诵蓼萧诗",这里用《诗经》中感恩的典故)。

全诗通过日常政务、自然景物和宴饮场景三个层次,展现了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和太平盛世。诗中运用大量典故但表达自然,既有对皇帝的赞美,也含蓄地表达了臣子的忠诚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