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盛宴,充满超脱世俗的奇幻色彩。

开篇就带我们来到一片开阔的野外,这里正在演奏奇妙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洞庭湖畔。音乐中蕴含着天地间最原始的能量("元气"),这种宏大的声响("太音")弥漫在整个世界。

诗人说这音乐根本不在乎凡人的耳朵能不能欣赏,因为它早已超越了常规。听众们听得又困惑又震惊,整个人都陷入恍惚状态。这里用"充耳神茫茫"生动表现了人们被音乐震撼到出神的样子。

后四句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万里长风能把这天籁之音吹送到天帝居住的地方。他相信这样的音乐具有神奇力量,演奏一次就能理顺四季轮回,再奏一次就能让百姓安康。这里把音乐的力量夸张到能影响自然规律和社会安定,凸显了艺术的神圣性。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抽象的音乐写得如此具象可感。通过"旷野""洞庭""万里风"等辽阔意象,配合"裹六极""弥八荒"的夸张手法,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那种贯通天地的宏伟乐章。同时通过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音乐的震撼力。最后升华到音乐能调理自然、造福苍生的境界,表达了艺术至高无上的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