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壮阔景象,充满家国情怀。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北方大地的雄浑之美。
开篇写黄昏时分的空旷原野上,北风带来了秋天的凉意。河面上船只卸下风帆缓缓转向,稀疏的树林间斜挂着夕阳。这两句通过"轻帆卸""落照悬"的生动细节,把傍晚的宁静感写活了。
后四句转向宏观视角:土地上屯驻着雄壮的军队,河道中运输的船只连绵不断。最后赞叹北方这片战略要地物产丰饶,暗含对国家强盛的期许。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水墨画,既有"林疏落照"的细腻笔触,又有"雄屯千壤"的豪迈气魄,在秋日暮色中寄托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