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斋中黄菊
宛宛黄金杯,虚器莫挹酒。
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
深玩不尽爱,欲折还惜手。
气属萧飒中,迟暮以为候。
病夫萧飒人,意味相昵厚。
顾非儿女花,贞固知所负。
吾斋空四座,命作岁寒友。
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
深玩不尽爱,欲折还惜手。
气属萧飒中,迟暮以为候。
病夫萧飒人,意味相昵厚。
顾非儿女花,贞固知所负。
吾斋空四座,命作岁寒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斋房中一株黄菊的形象,并借菊花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八句)写菊花的外形与气质。诗人把菊花比作"黄金杯",但这个金杯不能用来喝酒,只是大自然锻造的艺术品。菊花带着清晨的露水,在秋天绽放,金黄的颜色像是专为秋天准备的。诗人想摘又舍不得,表现出对菊花深深的喜爱。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人与花的共鸣。诗人说自己是个体弱多病、性格孤寂的人,而菊花在萧瑟秋风中依然挺立,这种坚韧的气质与自己很投缘。这里把菊花的品格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
第三层(最后四句)升华主题。诗人强调菊花不是娇弱的花朵,而是具有坚贞品格的"岁寒之友"。在空荡荡的书斋里,诗人把菊花当作共度寒冬的知己,实际上是以菊花自喻,表达自己虽处逆境仍要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态度。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仅欣赏菊花的外表美,更看重它不畏严寒的内在品格。通过把菊花人格化,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病夫萧飒人")、环境寂寥("吾斋空四座"),但依然要保持菊花般坚贞不屈的精神追求。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普通的赏菊主题有了更深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