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培下第赋此寄之

怜汝不得意,上书今又回。
秋风江色暮,愁见菊花开。
抱玉时堪泣,投珠夜更哀。
蓟门看白雁,曾否故园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一位科举落榜朋友(子培)的安慰和牵挂,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厚的情感。

前两句直接点题:心疼你又一次考试失败,满怀希望写的文章(指科举答卷)又被退回。开门见山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像现代人说"听说你这次又没考上,真为你难过"一样直白。

中间四句用秋天景象烘托愁绪:江面秋风瑟瑟、暮色沉沉,连盛开的菊花都让人看着发愁。这里用"菊花"这个科举季节(秋闱)的典型意象,暗喻考试结果。接着用"抱玉"(怀才不遇)、"投珠"(明珠暗投)两个典故,像在说"你有真才实学却无人赏识,这种委屈夜里想起来更难受",把落第的辛酸写得非常真切。

最后两句转为温暖的牵挂:你在京城(蓟门)看见南飞的大雁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我们家乡飞来的?像是现代朋友间的问候:"在北京看到候鸟时,会想起家乡吗?"用大雁这个传递家书的意象,含蓄表达"我一直在惦记你"的心意。

全诗就像一封充满温度的书信,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只有对朋友具体处境的理解(考试失利)、对他情绪的真切体会(夜晚独自难过)、以及跨越空间的陪伴(共看同一片天空的飞雁)。这种将心比心的安慰,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