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王侍郎时总戎蓟镇

相国提兵驱紫氛,年来羽檄罢纷纭。
千峰夜戟吹胡雪,万里秋笳断蓟云。
骠骑长呼辽左戌,单于三折漠南军。
麒麟错落尚书省,青鬓归来奉圣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侍郎的将军镇守边疆的英姿和功绩,充满了豪迈的军人气概和家国情怀。

首联"相国提兵驱紫氛,年来羽檄罢纷纭"写将军率领军队驱散战云,使得边境多年来不再有紧急军情文书纷飞。这里用"紫氛"象征战乱,"羽檄"指紧急军报,展现将军的威慑力。

颔联"千峰夜戟吹胡雪,万里秋笳断蓟云"用壮阔的边塞景象衬托军威:夜晚的兵器映照着胡地的飞雪,秋日的军乐声穿透万里云层。这两句通过视听结合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边关的苍凉与将士的豪情。

颈联"骠骑长呼辽左戌,单于三折漠南军"直接描写战功:将军的骑兵在辽东地区威震敌胆,让匈奴军队屡次受挫。"单于"指匈奴首领,"三折"强调敌军多次败退。

尾联"麒麟错落尚书省,青鬓归来奉圣君"写将军功成回朝:他的画像被挂在尚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忠诚之心侍奉君王。"麒麟"指功臣画像,"青鬓"表示将军虽建功立业却未显老态。

全诗通过边关战事、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的层层渲染,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却不忘初心的大将形象。诗人用"千峰""万里"等宏大空间意象,配合"夜戟""秋笳"等军事元素,既展现了边塞的雄浑壮美,又暗含对保家卫国将士的赞美。最后回归朝廷的场景,则体现了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理想追求。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