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

作古非今祸已成,亦知鬼责与天刑。
试看一病遗言处,犹劝傍人诵佛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讽刺了王安石(荆公)变法失败后的处境和心态转变。

前两句直指要害:王安石变法时全盘否定传统(作古非今),最终酿成大祸。现在他不仅被世人唾骂,连自己内心也充满负罪感(鬼责与天刑),暗示变法违背天理人心。

后两句通过一个戏剧性场景:重病中的王安石竟劝人念佛经。这个细节极具讽刺效果——当年激进的改革派,晚年却转向佛教寻求慰藉。这种反差既让人唏嘘,也暗含批评:他至死都没真正反思变法的问题,只是逃避现实。

全诗像一部微型历史剧,用"病榻劝念佛"这个典型场景,浓缩了王安石从锐意改革到落魄晚年的整个人生轨迹。作者没有直接评判,但通过强烈的前后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激进改革者的警示:违背传统与民意的改革,终将害人害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