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与

清晨发东郊,兰蕙何灼灼。
采之遗我友,我友在京洛。
道路邈以修,羽翼谁能托。
但恐霜露垂,馨香日零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清晨去郊外采花送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担忧。

开头两句写清晨去郊外采兰蕙花(象征高洁的香草),花朵开得灿烂夺目。采花是为了送给京城的朋友,但朋友离得很远,路途漫长难行。"羽翼谁能托"用鸟的翅膀比喻传递心意,但现实中没人能帮忙送花,凸显了距离带来的无奈。

后四句是诗人的担忧:怕时间久了,花会因霜露凋零,香气消散。表面写花,实际是担心友情随时间变淡。诗人用"花会凋谢"这个自然现象,巧妙表达了"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这个人生感悟。

全诗用送花这件小事,把"想见朋友却见不到"的惆怅写得生动感人。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就像现代人说"我怕我们太久不联系,感情会变淡",直白却真挚,让人联想到自己和远方朋友的关系。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