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书①
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
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雨烂百数番(原作蕃,据黄本、陈本改),虫食三四筴(原作夹,据四库本改)。
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
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
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
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
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𣩄。
诲束俨父师,寒暑怖⑴儿妾。
谑浪笑忽还,私昵⑵情再接。
怆事涕涔涔,悯时叹𠴲𠴲。
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
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
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
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
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
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雨烂百数番(原作蕃,据黄本、陈本改),虫食三四筴(原作夹,据四库本改)。
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
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
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
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
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𣩄。
诲束俨父师,寒暑怖⑴儿妾。
谑浪笑忽还,私昵⑵情再接。
怆事涕涔涔,悯时叹𠴲𠴲。
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
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
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
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
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
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检书》讲的是一个人在整理旧书时触发的复杂情感,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整理书籍的生动画面 诗人爬上小阁楼整理藏书,灰尘扑簌簌落下,虫蛀的书页像被雨淋过般斑驳。这里用"鱼子破碎"(指装裱的裂纹)、"蚕儿狎恰"(虫蛀痕迹像蚕爬)等生活化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发黄的旧书页。特别有趣的是他提到两类书:洒脱的醉墨字帖("轩昂醉墨闹")和工整的新书("纤悉新书杂"),形成鲜明对比。
2. 翻书时的情感过山车 每本书都牵动不同情绪:读到朋友伯长的文章会痛快,看到颜真卿的拓片会欣赏。有时因发现年少时写的幼稚文字发笑("幼辞反知进"),有时又被亡故亲友的题字惹哭。最动人的是"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前一刻还在开玩笑,下一秒就因私密留言陷入回忆,这种情绪切换非常真实。
3. 书籍带来的时空穿越 旧书成了时光机:看江南游记就仿佛重游苕溪霅水("开眼见苕霅"),翻京城笔记又想起匆匆走过的节日("节物匆匆涉")。最后诗人累得在阁楼打盹,被风吹醒时恍如隔世("梦断风一飒"),这个结尾很有电影感——从回忆跌回现实的瞬间。
全诗妙在把整理旧书这件小事,写出了考古发掘般的层次感。虫蛀的痕迹是时间的脚印,褪色的批注是情感的化石。我们每个人整理旧物时,不也常这样又哭又笑吗?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