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过花朝节(古代赏花节日)时的细腻感受。
前两句用声音和画面营造温馨氛围:黄莺和燕子的叫声像在撒娇,陪伴着书桌前寂寞的诗人。这里"妮人娇"把鸟鸣拟人化,显得活泼可爱;"芸窗"代指书桌,暗示诗人正在他乡独自用功。
后两句情感转折:虽然眼前又是灿烂春光,但诗人却只能在异乡度过这个本该与亲友赏花的节日。"又"字透露出年复一年漂泊的无奈,"客里"点明游子身份,与前面热闹的春景形成反差。
全诗妙在通过鸟语花香的欢快反衬孤独,用明媚春光对比客居愁绪,短短四句就勾勒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心境。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带着声音的春日小画,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又能体会到诗人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