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子庆画开元寺图
吕蒙故宅清溪侧,山木林林峭空碧。
千秋化作梵王宫,唐年锡以开元额。
门前乔柯铁屈蟠,阶下流水龙游盘。
坐开宝月拥金相,梵彻雨花飘玉阑。
丹青杰出苍山表,云际高俯青空杪。
鸿渐遥分一掬泉,狮峰不放千林晓。
松涛入夜乱溪声,灯镜连宵助月明。
清净域中观小劫,金银色界照重城。
兹山未许他峰并,古塔不让闽南盛。
一原堂上演大乘,玉玑东序超无證。
我来亭上寻紫芝,名篮两醉春风期。
见花解得西来意,击竹因闻向上机。
画里幻成尘境幻,具眼良工心手粲。
卷图长啸激清风,一色虚空觌神观。
千秋化作梵王宫,唐年锡以开元额。
门前乔柯铁屈蟠,阶下流水龙游盘。
坐开宝月拥金相,梵彻雨花飘玉阑。
丹青杰出苍山表,云际高俯青空杪。
鸿渐遥分一掬泉,狮峰不放千林晓。
松涛入夜乱溪声,灯镜连宵助月明。
清净域中观小劫,金银色界照重城。
兹山未许他峰并,古塔不让闽南盛。
一原堂上演大乘,玉玑东序超无證。
我来亭上寻紫芝,名篮两醉春风期。
见花解得西来意,击竹因闻向上机。
画里幻成尘境幻,具眼良工心手粲。
卷图长啸激清风,一色虚空觌神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为《开元寺图》的画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画中寺庙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下是逐层分析:
1. 历史与环境的交融 开篇点出开元寺的前身是三国吕蒙的故居,如今被茂密的山林环绕。寺庙因唐代皇帝赐名"开元"而声名远扬,暗示这里既是自然胜地,又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2. 画中景物的动态美 诗中用"铁屈蟠"形容门前古树的苍劲,用"龙游盘"比喻阶下流水的蜿蜒,将静态画面写得充满生命力。金碧辉煌的佛殿("宝月拥金相")与飘落的花雨("梵彻雨花")形成庄严与灵动的对比。
3. 空间层次的展现 画家通过"云际高俯"的视角,让观者仿佛站在高空俯瞰:远处的鸿渐山泉水流淌,近处的狮峰山林沐浴晨光。夜间的松涛声与灯火月光交织,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
4. 宗教哲理的渗透 诗中"清净域""金银色界"等词突出寺庙的圣洁,而"观小劫""演大乘"则暗含佛教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后文"见花解得西来意"用禅宗"拈花微笑"的典故,暗示画作能引发人对佛理的领悟。
5. 艺术与现实的互动 结尾赞叹画家用笔墨将真实寺庙转化为艺术境界("画里幻成尘境幻"),而展开画卷时,观者的长啸与清风共鸣,最终达到"虚空见神"的审美体验,说明好画能超越实物,直击心灵。
全诗通过"历史-自然-艺术-哲理"的层层递进,既还原了画作的精妙笔法,又揭示了艺术品能让人穿越时空、感悟真理的特殊力量。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艺术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