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应天塔

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
地高心自逸,天近足无尘。
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
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前两句"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高塔耸入云霄的景象:像金色巨龟驮着宝塔,塔身直插青天。这里用"金鳌"这个神话形象,让画面充满奇幻色彩。

中间四句写登高后的感受。"地高心自逸"说站在高处,心情自然轻松;"天近足无尘"形容仿佛靠近天空,远离尘世纷扰。"图画千峰晚"把傍晚的山峰比作一幅画,"楼台万井春"则展现俯瞰人间万家灯火的温暖景象。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静谧的自然,一边是热闹的人间。

最后两句"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借用佛教轮回转世的概念,表达一种似曾相识的感悟。诗人似乎在说:站在这里,仿佛能看见自己的前世今生,与这座塔有着奇妙的缘分。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展现了从尘世抽离、与天地对话的体验。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真实的山川楼台,又有想象的神话佛教元素,让普通的登高活动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站在高处时,既远离尘嚣又能包容人间烟火的复杂心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