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周风歌
华清舞徹霓裳散,五音繁会宵达旦。
人间何限失意人,西商凄切离骚乱。
我所思兮在东周,小雅尽废心之忧。
更堪羌调日嘈杂,径俗洗耳寒江流。
那君十指含清风,家无卓锥心愿丰。
仙翁赏音那易得,水流益浚山益崇。
疲氓望翁惟翠,萍轮加璧幸可致。
请君抱琴往从之,解愠阜财皇有有意。
人间何限失意人,西商凄切离骚乱。
我所思兮在东周,小雅尽废心之忧。
更堪羌调日嘈杂,径俗洗耳寒江流。
那君十指含清风,家无卓锥心愿丰。
仙翁赏音那易得,水流益浚山益崇。
疲氓望翁惟翠,萍轮加璧幸可致。
请君抱琴往从之,解愠阜财皇有有意。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场景:华清宫里彻夜不停的奢华歌舞,和民间失意人演奏的悲凉曲调。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权贵们沉迷享乐,而普通人却在苦难中挣扎。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他怀念东周时代(孔子推崇的礼乐时代),感叹现在高雅音乐(小雅)已经没落。面对当下嘈杂的俗乐(羌调),作者甚至想学古人洗耳表示不屑。这里用音乐比喻政治,高雅音乐代表理想政治,俗乐代表腐败现实。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寄托了作者的希望。他期待出现"仙翁"这样的知音贤者,能像大禹治水一样治理社会。最后邀请琴友一起追随贤者,用音乐(解愠)促进民生(阜财),实现政治清明。
全诗巧妙运用音乐意象:
- 用霓裳舞曲代表腐败的宫廷生活
- 用离骚般的悲歌代表民间疾苦
- 用古雅音乐象征理想政治
- 用洗耳的典故表达对现实的排斥
最打动人的是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希望,相信通过艺术(音乐)和贤能政治的结合,可以改变社会。这种将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结合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