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朋友刘左史离开朝廷时的复杂心情,充满对官场现实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手里拿着隐士的书,斜靠在湖边小庙里休息。这里用"东溪处士书"和"小僧庐"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暗示诗人向往隐居生活。
中间四句是情感核心。诗人说刘左史虽然被当作皇帝近臣,但本质上仍保持着书生本色。离开朝廷反而能成就千古美名,可现实是囊中羞涩的窘境。这里"看囊那得一钱馀"用夸张手法,突出为官清廉却生活清贫的处境。
最后两句提到两年内两次经过刘郎洑(地名),每次都为朋友家中又少了些东西而感慨。这个细节描写特别动人,通过家产逐渐减少的日常小事,折射出朋友在官场并不得意的现实,也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心。
全诗妙在把仕途失意、生活困顿这样沉重的话题,用湖光山色、囊中钱财等具体意象轻松道来,既有对官场的讽刺,又饱含真挚友情,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