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感关系,充满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
开头"洞门回首即天涯"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刚回头,眼前的人就仿佛远在天边,生动表现了两人关系的疏离感。接着"碧树深藏碧玉家"用"碧"字重复,营造出幽深神秘的氛围,暗示对方像藏在绿荫深处的珍宝,可望而不可即。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情感变化:"三度事成三夜梦"说三次见面换来三夜思念;"一番寒减一分花"用天气转寒花朵凋零,暗喻感情逐渐冷却。"频来得似穿帘燕"形容自己像频繁穿帘的燕子般殷勤,而"欲近难如上水查"用逆流而上的木筏比喻靠近对方的艰难,形成强烈反差。
结尾笔锋一转,"剩有顾侬心迹在"点明虽然感情受阻,但心意仍在;"玉纤亲赐凤团茶"这个细节描写尤其动人——对方亲手递来名贵茶叶的温柔举动,成为全诗最温暖的记忆亮点,暗示着感情中仍存的一丝温情。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天涯、碧树、寒花、燕子、逆筏等意象,把那种想靠近又受阻、既疏离又牵挂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结尾的"赐茶"细节,让整首诗的惆怅中透着一抹亮色,展现了古代文人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深刻。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