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功父所藏画卷

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
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天欣赏画卷的沉浸式体验,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

前两句"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是说:下雨天在西窗下展开画轴,看到画中云雾缭绕的层层山水。这里"细雨"和"西窗"营造出安静惬意的氛围,"杳霭几重重"则展现出画卷中山水朦胧的美感。

后两句"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写得特别妙:屋檐滴落的雨花打湿了衣裳让人感到凉意,看着画中人仿佛置身在云雾缭绕的最高峰。这里把看画时的入迷状态写得活灵活现,"衣裳冷"是真实的触觉,"云间第一峰"是画中的幻境,两者交融让人分不清现实与艺术。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雨天看画这个日常小事,写出了艺术带给人的超然体验。诗人用"疑在"二字精准捕捉了那种看画入神、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感染力。简单的二十八个字,既有细雨打湿衣裳的真实感,又有神游画境的飘逸感,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特别有韵味。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