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梅花和人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写梅花在严冬中的顽强:所有枝条都干枯了,只剩零星残花,但即使被暴雪狂风摧残,梅花依然挺立不倒下。这里用"雪虐风饕"(大雪肆虐、狂风撕咬)的拟人化描写,突出环境的残酷。
后两句突然转到人的对比:人们常说梅花像潘子(典故指品格高尚的人),但诗人反问:为什么人不能像梅花那样坚强呢?这里的巧妙之处在于反转了常见的比喻——不是用梅花比喻人,而是质问人为何达不到梅花的标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物比人强"的反衬手法。通过赞美梅花在逆境中的顽强,实际上是在批评人类的脆弱,呼唤人们要像梅花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傲骨。短短四句,既描绘了梅花的风骨,又点出了做人的境界,给人深刻启示。
潘桂
潘桂,字仲性,金华(今属浙江)人。善隶书,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曾应郑刚中子双岩之请,书其父风字陶砚题字于卷首(《北山文集》卷末杜桓跋)。事见清道光《婺志粹》卷四。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