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瓈镜 其二

铸石那能似,玻瓈出自然。光含秋水影,尺寸亦空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玻璃镜子的神奇特性。

前两句"铸石那能似,玻瓈出自然"说:人工铸造的石头镜子(古代铜镜)怎么能比得上天然形成的玻璃镜呢?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玻璃镜的独特。

后两句"光含秋水影,尺寸亦空天"是精华:玻璃镜的光泽像秋水一样清澈明亮,虽然镜子本身只有小小一块,却能映照出整个天空。这里用"秋水"形容镜面的清澈透亮,用"尺寸亦空天"这个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小镜子能装下大世界的奇妙特性。

全诗短短20字,通过对比和夸张,把普通玻璃镜写得既真实又神奇。诗人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写出了"以小见大"的哲理,让人感受到平凡事物中蕴含的不平凡。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