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写给朋友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用典自然,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生的无奈。
首联"与君兄弟夙相依,洛下今年遇陆机",诗人说自己和朋友的兄弟情谊深厚,就像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洛阳遇到知音一样。这里用陆机的典故,暗示自己和朋友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彼此惺惺相惜。
颔联"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借用汉代张衡的《四愁诗》和屈原的《九辩》,表达自己无法挽留朋友的愁绪。秋天本就是离别季节,更添伤感。
颈联"行穷南汶山初见,吟到澄江叶尽飞",写朋友将要去往南方,那里山高水长,等到了澄江边时,恐怕树叶都已凋零。这里既是对朋友旅途的想象,也暗含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若把迷方语乡里,更怜心事卜居违",诗人说如果把迷路的困惑告诉乡亲们,更让人怜惜的是违背了当初选择居所的心愿。这里表达了人生常常事与愿违的无奈,也透露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用典和景物描写,将离别的伤感、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奈融为一体。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两句,道出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引发读者共鸣。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