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风雨交加的山中景象,同时暗含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前四句写景:西风横吹,雨点飞向东边的山峰。一座座山峰被雨雾连接,层层叠叠的乌云显得格外厚重。这里用"横风""飞雨"的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风雨在山间穿行的画面,而"峰峰雨气接"的重复句式,更强化了雨幕连绵不绝的视觉感。
后四句写人:在这风雨笼罩的山下,住着一位隐士。他心怀高洁("含景"指胸怀光明),像佩戴着苍龙般保持高尚品格。正自在地唱歌长啸,关上门听着夜晚的舂米声。这里的"隐君子"不是真的在捣米,而是用"夜舂"的声音衬托山居的宁静生活,形成风雨喧嚣与隐士淡泊的巧妙对比。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风雨大场景反衬隐士的小天地:外面风狂雨骤,而隐士在茅屋中安然自得。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又突出了隐士超脱世俗的境界。特别是最后"闭门听夜舂"这个细节,把抽象的高洁品格,转化成了我们都能想象的具体生活画面,让隐士形象变得亲切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