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五日将赴西林皋渟探梅之约晚晴志喜(以下辛酉)

已见雪为雨,天教五日晴。
闲惟觅禅伴,老更勇山程。
晚色钩帘净,春泥曳履轻。
花风吹第一,明发摘船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正月初五准备去西林皋渟赏梅时,看到晚晴天色的喜悦心情。

前两句说:之前看到雪化成雨(说明冬天将尽),现在老天特意安排了连续五天的晴天(为赏梅创造了条件)。这里用"天教"二字,把晴天写成老天的特意安排,显得格外珍贵。

中间四句写自己的状态:悠闲时喜欢找僧人朋友聊天(说明心境淡泊),虽然年纪大了却更敢爬山(老当益壮的精神)。傍晚天色清透得像挂在窗帘上一样干净,春天的泥土松软让走路都变轻快。这几句用"钩帘净"形容晚霞的明净,用"曳履轻"写脚步轻快,都是很生动的比喻。

最后两句点题:带着梅花香气的风(花风)吹来了春天的第一缕气息,明天一早就要坐船出发去赏梅了。"第一"二字特别重要,既指初春的第一缕梅香,也暗含对这次赏梅之旅的期待。

全诗最妙的是把简单的"准备去赏梅"这件事,写出了层次感:先写天气帮忙,再写自己状态好,最后写迫不及待的心情。就像我们现代人周末约朋友郊游前,也会先看天气预报,准备装备,最后兴奋地倒数出发时刻一样,古今的情感是相通的。诗人用"曳履轻""摘船行"这些动作描写,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他轻快的脚步和期待的心情。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