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饮酒七首 其二
摊书昼日卧,流观范晔史。
可怜齐武王,大业困虫蚁。
赭汗拥牧儿,刮席奉更始。
终令田舍翁,应符作天子。
达哉蜀妇言,朝闻可夕死。
载寻党锢传,谈虎欲击齿。
杵臼贮心胸,撞春自触抵。
呼儿浮大白,为我浇块垒。
饮酣发酒悲,泣下露泥泥。
上为刘伯升,下为李元礼。
可怜齐武王,大业困虫蚁。
赭汗拥牧儿,刮席奉更始。
终令田舍翁,应符作天子。
达哉蜀妇言,朝闻可夕死。
载寻党锢传,谈虎欲击齿。
杵臼贮心胸,撞春自触抵。
呼儿浮大白,为我浇块垒。
饮酣发酒悲,泣下露泥泥。
上为刘伯升,下为李元礼。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饮酒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人生困境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历史反思(前八句)
诗人白天躺着读《后汉书》,联想到东汉开国历史:刘秀的哥哥刘縯(齐武王)本有雄才大略,却被更始帝刘玄(牧童出身)压制,最终让种田出身的刘秀当了皇帝。这里用"虫蚁困大业""刮席奉更始"等生动比喻,讽刺小人得志、英雄埋没的历史现象。
2. 借古抒怀(中间六句)
引用"蜀妇朝闻道夕可死"的典故,表达看透世事的豁达。但读到东汉党锢之祸时(李膺等清流被害),仍忍不住愤慨,用"谈虎色变""杵臼撞心"等比喻,显示正直之士内心的痛苦煎熬。
3. 借酒消愁(最后四句)
诗人叫儿子斟满酒,想借酒浇愁。但醉后反而更伤心,为刘縯这样的失意英雄流泪,也为李膺这样的正直之士哭泣。最后"泥泥"形容泪水混合泥土,暗示悲愤之深。
全诗魅力在于:
- 用"牧童皇帝""种田天子"等通俗比喻解构历史
- 通过读书→思考→饮酒的情绪递进,展现知识分子的苦闷
- "撞春自触抵"等新奇比喻,把内心矛盾写得形象可感
- 结尾的醉后痛哭,真实呈现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无力感
本质上是在说:历史常让小人得志,正直的人反而遭殃,这种不公让人既愤怒又无奈,只能借酒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