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山沈老居北郊茂瓜丘老而好事赋以赠之

巾裁白氎杖红藤,丙舍青山近可登。
丛桂秋风生北郭,种瓜朝日曜东陵。
繁华眼底看巢燕,矍铄眉端想臂鹰。
老去光明须记取,祝君尝比佛前灯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城北瓜丘、热爱生活的老人形象,充满对晚年闲适生活的赞美。

首联写老人的装扮和住处:他头戴白棉布头巾,手拄红藤拐杖,住在青山脚下的小屋里,随时可以登山赏景。简单几笔就勾勒出老人朴素又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用两个典故暗喻老人的品格:秋风吹过桂树(象征高洁),朝阳照耀瓜田(秦朝东陵侯隐居种瓜的典故),既点明他住在城北瓜丘,又暗示他像古代隐士一样淡泊名利。

颈联通过对比展现老人的精神:他看惯了世间的繁华(像看燕子筑巢一样平常),但眉宇间仍带着年轻时打猎的豪气("臂鹰"指架鹰狩猎)。这说明他虽经历岁月沉淀,内心依然充满活力。

尾联是诗人对老人的祝福:提醒他要珍惜晚年时光,并祝愿他的生命像佛前长明灯一样温暖持久。"尝比"二字用得很妙,把"长寿"比作"灯油",既有新意又饱含深情。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丰富,通过日常细节和自然景物,展现了一位通透豁达、热爱生活的长者形象,传递出"老有所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