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黄眠失犊,石白动知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画面,短短十个字里藏着巧妙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

"草黄眠失犊"——枯黄的草地上,小牛犊不见了。诗人用"眠"字暗示小牛可能正躲在某处休息,农人一时找不着它。这个画面既展现了乡村日常,又透着一丝温馨的幽默感。

"石白动知鸥"——洁白的石头上,突然有动静,原来是海鸥飞过。这里用石头与白鸥的颜色呼应,"动"字让静止的画面瞬间活了起来,仿佛能听到鸥鸟振翅的声音。

两句话对仗工整,像两幅连在一起的画:地上是安静的农家场景,空中是灵动的自然生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寻找小牛时的焦急与发现鸥鸟时的惊喜,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最妙的是"失"与"知"的对比,一个"失去"一个"发现",在寻常事物中发现了诗意,这正是古人说的"平淡中见神奇"。

尹穑

兖州人,侨居玉山,字少稷。高宗绍兴末与陆游同为枢密院编修官。博学有文,赐进士出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力主和议,金人来攻时,劾罪不肯撤兵割地之官员,牵及凡二十余人。后为言者劾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