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省堂太守①
三年未曾通只字,尺鲤孤鸿滞江沚。
只是相知一片怀,精神顷刻常伊迩。
闻道当年读礼馀,瑞草幽兰绕墓庐。
乌慈返哺知能报,鹤吊含愁尚有馀。
孝慕此情难自已,援琴转觉流光驶。
旧时章服且拂尘,安石强为苍生起。
只是相知一片怀,精神顷刻常伊迩。
闻道当年读礼馀,瑞草幽兰绕墓庐。
乌慈返哺知能报,鹤吊含愁尚有馀。
孝慕此情难自已,援琴转觉流光驶。
旧时章服且拂尘,安石强为苍生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陈省堂的朋友(当时担任太守官职)的信,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对他品格的赞赏。
前四句说:虽然我们三年没通信了("尺鲤""孤鸿"都是古代指代书信的意象),但我们的友情从未改变,精神上始终是亲近的。这里用"尺鲤""孤鸿"这些意象,既点明了分隔两地的状态,又显得很文雅。
中间六句称赞陈省堂的孝心:听说你在为父母守孝期间("读礼"指守孝),墓旁都长出了祥瑞的兰花(用自然景物衬托品德高尚)。你像乌鸦反哺一样懂得报恩(乌鸦反哺是古代孝道的经典比喻),像仙鹤哀鸣般情意深长。这份孝心让你难以放下,弹琴时都觉得时光飞逝。
最后两句是劝勉:现在该拂去官服上的灰尘重新出仕了,希望你能像谢安一样(东晋名臣谢安字安石)为百姓再做贡献。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既是对朋友的期许,也显得很有文化底蕴。
全诗通过三年未见的思念、对朋友孝心的赞美、以及劝勉出仕三个层次,展现了一段真挚的友情。诗中用典自然(乌鸦反哺、谢安等),比喻生动(兰花、仙鹤等),把对朋友的关心和欣赏表达得既含蓄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