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开篇"井邑白云间"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般的景象:村落笼罩在缥缈白云中,高大的城墙蜿蜒向远山延伸。这里用"带"字巧妙地将城墙与远山连接,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感。
中间四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黄昏时分的景致:沙洲上的阴影渐渐拉长,郊野的色调变得柔和;一条小路蜿蜒在榕树岸边,重重山峦仿佛突破了关隘的阻隔。诗人用"阴欲暮"和"淡方闲"精准捕捉了暮色渐浓时光影的微妙变化,而"破"字则赋予山峦冲破关隘的动势,暗示视野的开阔。
结尾两句点明登高远望的愉悦心情。在辽阔天地间极目远眺,让诗人暂时忘却烦忧,获得片刻欢愉。"寥寥"二字既写空间的广阔,也暗含心境的空明。
全诗以白描手法呈现自然景物,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精准的动词运用和光影把握,让寻常景物焕发生机。诗人将登高时的舒畅心情融入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登高望远的闲适与豁达。
陈翊
陈翊(一作诩)(1175-1235年),南宋泉州晋江人,字载物。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毛自知探花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知制诰,以文章闻名于时,又工诗,有文集。少从朱熹学,历授枢密院编修、同安盐税、上书言时弊,慨慷尽言,出知南康军,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转兵部主事,定策击退进犯安丰之金兵。埋宗,端平间,先厉参与平定晏彪、陈三枪等反乱,议政与史弥远不合,宋理宗端平二年九月卒。寿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