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二弟召对

晚来忽雨已如秋,竹枕攲眠得自由。
忽报诸郎例升进,颇容老子便归休。
人传胡虏三年旱,势合山河一战收。
顾我迂疏最宜病,祗应随处见菟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傍晚,诗人躺在竹枕上悠闲休息的场景。突然听到弟弟们升官的消息,诗人却表现得超然洒脱,反而觉得这样自己更能安心退休了。

诗中提到北方敌人正遭遇旱灾,诗人认为这是收复山河的大好时机。但紧接着笔锋一转,说自己性格迂腐疏懒,又体弱多病,最适合找个安静地方隐居养老。"菟裘"是古代指代隐居之地的代称,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向往退隐生活的心境。

全诗最大的魅力在于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弟弟们仕途顺利、为国效力的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是诗人自己看淡功名、向往闲适的淡泊心境。通过"忽雨如秋"的环境描写和"竹枕攲眠"的生活细节,诗人把退休生活的惬意生动地呈现出来。最后用"随处见菟裘"作结,既幽默又洒脱,充分展现了诗人不慕荣利、随遇而安的豁达胸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