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有作和黄镜虚原韵

朔风之寒真寒绝,砭人肌骨冰如铁。
枯树枝头冻雀鸦,澄潭水底僵鱼鳖。
山窗兀坐自凄凉,悼我寒门无点热。
衾裯不暖意何温,灯火难亲心欲折。
朝来境地怪光明,开门延视满山雪。
衡茅斜欹掩映中,点缀清幽不可说。
芭蕉图里逸情高,蓑笠舟边佳兴悦。
虽无酒煮且烹茶,松柏试我傲寒节。
原野山横岫色低,池塘水浅波纹缬。
晶莹世界玉同辉,皎净乾坤珠比洁。
相对自觉无纤埃,一曲狂歌唾壶缺。
人生斯世几何年,奈何俗虑苦牵掣。
秋月春风等闲过,少壮光阴逝如瞥。
况复天涯苦战争,到处兵戈竞流血。
倒悬待解竟无人,宛转中怀空痛裂。
伏处读书二十年,危心深虑犹孤孽。
安得一旦事权归,大地尘氛尽扫灭。
经济未能见措施,文章好与试雕锲。
歔欷感叹亦何为,独善穷居户可鐍。
欣观昨夜六出飞,山中景物倍清澈。
我欲骑驴过板桥,当垆一醉解金玦。
与君共吐胸中奇,清言娓娓饶其舌。
君何与我有同心,新诗赋就意如阙。
白雪阳春赓和难,强效巴讴知僭窃。
吟成且更探梅花,玉树纷纷霏玉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冬初雪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寒冬的凄凉(开头到"灯火难亲心欲折")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了刺骨的寒冷:北风像刀子一样,树枝上的鸟鸦冻僵了,池塘里的鱼鳖也不动了。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感到家里冷冰冰的,被子不暖和,灯火也不能温暖他的心。这里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第二部分:雪景的美丽("朝来境地怪光明"到"皎净乾坤珠比洁")
第二天开门看到满山白雪,世界变得晶莹剔透。雪覆盖了茅草屋,点缀出清幽的景色。虽然没有酒,但可以煮茶,松柏在严寒中依然挺立。原野、山峦、池塘都披上了银装,整个世界像玉石一样洁白无瑕。这部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暂时忘却了烦恼。

第三部分:人生的感慨("相对自觉无纤埃"到最后)
面对雪景,诗人开始思考人生。他感叹时光飞逝,青春易老,更痛心于战乱不断、百姓流血的现实。他苦读二十年,却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独善其身。最后诗人想和朋友一起饮酒畅谈,用诗歌抒发胸中块垒,但觉得自己的诗难以和朋友的佳作相比,只好去赏梅散心。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从刺骨寒风到晶莹雪景,像看电影一样清晰
2. 情感真挚:既有独处的孤寂,又有对国家的忧虑,还有对友情的珍惜
3. 对比巧妙:严寒与温暖、美景与战乱、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4. 语言生动:用"冰如铁"形容寒冷,"玉同辉"形容雪景,通俗又形象

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寒冷艰难的时候,也要保持对美的感知和对理想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