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七首 其十四

安山道士寄诗来,又见黄花五度开。
司马正当兴礼乐,季鹰聊自避尘埃。
一轮明月三江水,万里清风百尺台。
北望悠悠思无限,相逢且覆掌中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寄诗给作者,引发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豁达情怀。

前两句写收到道士来信,看到菊花开了五次,暗示五年时光匆匆而过。"司马"二句用典故:司马相如代表建功立业,张翰(季鹰)象征辞官归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作者对仕途的矛盾心理。

中间两句是经典写景:明月映照三江,清风吹拂高台,营造出开阔澄明的意境。这既是眼前景,也暗喻超然物外的心境——就像这明月清风一样自在。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北望引发无限思绪,但与其沉湎感慨,不如与友人举杯共饮。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并非消极,而是看透世事后的洒脱。全诗在豪饮中收尾,留下余味,让人感受到诗人将复杂情绪化作杯中酒的豁达。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