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职贡图》

贞观之德来万邦,浩如沧海吞河江,音容伧狞服奇厖。
横绝岭海逾涛泷,珍禽瑰产争牵扛,名王解辫却盖幢。
粉本遗墨开明窗,我喟而作心未降,魏徵封伦恨不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贞观年间万国来朝的盛况,赞叹了阎立本《职贡图》记录的历史画面。

前六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各国使节朝贡场景:唐朝的德政吸引各国翻山越海而来,他们相貌服饰奇特,带着珍禽异宝,连外国首领都主动卸下华盖仪仗表示臣服。"沧海吞河江"的比喻既显唐朝气度,也暗含文化包容。

后四句转到画作本身:透过阎立本的画稿,诗人仿佛打开一扇看见盛世的窗户。"心未降"三字很妙,既说画中使节臣服之态,又透露诗人自己仍心潮澎湃。最后突然提到魏徵、封伦两位名臣,暗示这样的大国气象离不开贤臣辅佐,也流露出对贞观之治的追慕。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历史场景、绘画艺术和时代感慨融为一体,既有"珍禽瑰产争牵扛"的热闹画面,又有"我喟而作"的深沉思考,就像用文字临摹了一幅立体的《职贡图》。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