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肖不遇,三全哥处赋此待之。时三全哥出备菜

冬日无所欢,闲访于陵子。
不见灌园人,暮色平山齿。
怅立疏梧边,二三鸡啄趾。
忽忽遇佳人,不敢题凤字。
坐我小炉边,寒心亦已喜。
炭热响微磬,窗风吹断纸。
为我备良羹,独倚观群事。
岁暮村庄闲,儿童满阶恣。
长梯架修壁,宰猪鸣不止。
忽忆今年心,寂落共时驶。
饮酒垂千盅,此外睡如死。
积稿岂百千,无一关乎世。
将问种爪者,所获数能几?
沉吟不能悲,造物运无滞。
万类随化迁,我亦生而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冬天去拜访朋友却扑了个空,在三全哥家等待时的所见所感。全诗用白描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冬日图景,透着淡淡的寂寞与豁达。

开篇说冬日无聊去拜访隐士朋友(于陵子指隐士),结果人不在。傍晚时分站在梧桐树下发呆,看着几只鸡啄食,突然遇到位气质出众的人(佳人),却不好意思上前攀谈(题凤字是文人交往的典故)。这时三全哥招呼诗人进屋烤火,炭火噼啪响着,破窗纸被风吹得哗啦响,顿时让寒冷的心暖和起来。

中间部分转入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三全哥忙着备菜,诗人独自看着热闹的村景——孩子们在台阶上疯玩,杀猪声此起彼伏,长梯子架在墙上。这些热闹反而让诗人想起自己这一年的落寞:除了喝酒睡觉,写的文章也都无关现实。想问问种瓜的人收成如何(暗喻自己这一年的"收获"),最终却陷入沉思。

结尾处诗人突然想开:万物都在自然变化,我的存在也不过是顺应天地规律罢了。这种从惆怅到释然的心态转变,就像冬天里烤火的温暖渐渐化开寒意,体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既感慨又豁达"的生活智慧。全诗妙在把杀猪、破窗纸这些粗粝的生活细节,与"造物运无滞"的哲学思考自然融合,让人看到真实生活里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