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暮春时节生病初愈的老人,收到远方友人(退庵兄)来信时的复杂心情。
第一联"闲抽幽思托瑶琴,辨指寻声是越吟":老人百无聊赖地弹琴排遣寂寞,从琴声中听出熟悉的家乡曲调(越吟代指思乡之曲)。就像我们想家时会不自觉哼起家乡小调一样。
第二联"老觉故乡真可恋,病惊白发陡相侵":年纪越大越想家,一场大病突然让人发现自己又添了许多白发。这种"病中惊觉自己老了"的感受很多人都有过。
第三联"落花欲尽怜春事,残帙重开惜晚阴":看着春天将尽、花瓣凋零,重新翻开没读完的书,格外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就像现代人看着日历感叹"这一年又快过去了"。
最后一联"不是瑶华频见摘,清愁日夕杳难禁":要不是经常收到友人珍贵的来信(瑶华喻指书信),这日夜不断的淡淡忧愁实在难以排解。就像我们收到老朋友微信时的那种慰藉。
全诗用"病起读信"这个日常场景,把老年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写得细腻动人。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岁月匆匆,幸好还有老友记挂"的温暖与惆怅交织的情感。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