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简斋十月

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
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
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
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是说诗人已经习惯了秋天的寂寥,不必为此悲伤,但时光飞逝确实令人无奈。这里用"无情"形容时间,突出了它的冷酷无情。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深秋的凄凉:霜冻的傍晚乌鸦独自栖息,江南即将下雪大雁不知该飞往何处。小园里的梅花依然盛开,但诗人的鬓发已不如从前。这些对比突出了岁月变迁的残酷。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破旧的棉絮要供给士兵作战,远处老妇人正在为贫苦生活哭泣。这里从自然景物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通过秋天景象的层层铺陈,最终落脚到对百姓苦难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鸦自宿"、"雁安归"等自然意象的运用,既生动描绘了秋景,又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