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四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
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
默坐无馀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交往之道,语言平实却充满智慧。

前四句说邻里间兴趣不同没关系,偶然结识的新朋友也能一见如故。诗人劝对方不要嫌弃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因为多见几次面自然就会亲近。这就像我们现在说的"一回生二回熟",强调真诚交往能打破地域隔阂。

中间两句突然转向自我修养:安静独处时,人反而能看清自己的本真面貌。这里的"回光照此身"很形象,就像用镜子照自己,暗示人需要时常反省。

最后两句是美好的期许:将来在官场(赤墀指宫殿台阶)重逢时,希望看到对方身着官服(垂绅)、如美玉般挺立的样子。既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又暗含"不忘初心"的叮嘱。

全诗像朋友间的谈心,既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朴实道理,又包含"独处见本心"的人生智慧,最后落在对彼此成长的期待上,亲切自然又意味深长。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