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书令魏殊来谒予魏遂托主第后辞归予因中道之兄次道有孔雀赋以送魏生
置从南海桄榔林,笼入西州鹦鹉地。
耸冠翕翼脩尾张,鳞鳞团花金缕翠。
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
五侯池馆不可恋,桂树深枝自有窠。
凤皇楼头饶燕雀,入屋穿帘非尔乐。
非尔乐,去何之,北方佳人或歌咢。
耸冠翕翼脩尾张,鳞鳞团花金缕翠。
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
五侯池馆不可恋,桂树深枝自有窠。
凤皇楼头饶燕雀,入屋穿帘非尔乐。
非尔乐,去何之,北方佳人或歌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送别一位叫魏殊的朋友,借孔雀来比喻魏生的才华和品格。
前四句描写孔雀的美丽:它来自南方的桄榔林,被关在西方养鹦鹉的地方。它昂着头、收着翅膀、展开长长的尾羽,羽毛上的花纹像金色的丝线一样闪闪发光。这里用孔雀比喻魏生才华横溢、仪表不凡。
中间四句说孔雀虽然能发出笙竽般美妙的声音,但离家乡太远也没用。它不贪恋权贵家的池塘园林,更喜欢在桂树上筑巢。这是说魏生虽然很有才能,但不贪图富贵,保持高洁的品格。
最后五句用对比手法:凤凰楼上多的是平凡的燕雀,它们喜欢钻屋穿帘,但这不是孔雀的乐趣。孔雀要飞走了,要去北方寻找知音。这里暗示魏生不愿与庸人为伍,要去寻找真正欣赏他的人。
全诗通过孔雀的意象,赞美了魏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也表达了对他未来能找到知音的祝愿。诗人用生动的动物比喻,把抽象的人物品质写得具体可感,很有画面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