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末年乱世中,老百姓渴望恢复汉朝正统统治的心情。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社会现状:地方官员都是些老迈无能的人(久吏皆黄发),百姓连年遭受赤眉军起义的苦难(频年困赤眉)。这时突然遇到代表汉朝正统的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重新看到汉朝官员的威仪,让人倍感亲切。
后四句写百姓反应:大家用歌声表达喜悦(讴咏皆欣合),民众都乐意拥戴汉室(民灵共乐推)。而像隗嚣这样的割据军阀(区区蹇嚣辈),却还执迷不悟地对抗汉室(犹不悟天时)。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黄发"暗讽官员老朽,"赤眉"代指动乱,形象生动
2. "忽逢"二字突出惊喜感,体现百姓对汉室的思念
3. 最后讽刺隗嚣不识时务,反衬民心所向
本质上是在说:乱世中老百姓最盼望正统政权恢复秩序,那些割据称雄的人都是逆天而行。诗中充满对汉室正统的认同和对和平的渴望。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