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潜老十五夜望月作
空斋荫孤筱,忽忆幽栖者。
何人叩柴门,此夕共杯斝。
昔我访岩扉,相与搉风雅。
清尊静詶唱,把烛林樾下。
夜永芰荷湿,坠露时一泻。
同游各今古,归燕散秋社。
龙湫数片石,十载卧兰若。
高天寒苍苍,海涛如白马。
三人吟对影,谁云和弥寡。
西风摇鬓短,岁月不我假。
夜气山河清,良月转梧槚。
行歌木叶脱,落雁在平野。
遥望高人居,环除皆山也。
何人叩柴门,此夕共杯斝。
昔我访岩扉,相与搉风雅。
清尊静詶唱,把烛林樾下。
夜永芰荷湿,坠露时一泻。
同游各今古,归燕散秋社。
龙湫数片石,十载卧兰若。
高天寒苍苍,海涛如白马。
三人吟对影,谁云和弥寡。
西风摇鬓短,岁月不我假。
夜气山河清,良月转梧槚。
行歌木叶脱,落雁在平野。
遥望高人居,环除皆山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望月怀友的场景,充满了孤独、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独自在空荡的书斋里,被竹影笼罩,突然想起隐居的老友。他想象着有人来敲门,能一起饮酒畅谈。这里用"空斋"和"孤筱"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接着诗人回忆过去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他们曾在山林间讨论诗文,举杯对饮,烛光映照着树林。夜晚的露水打湿了荷叶,滴落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些细节描写让回忆显得格外生动。
但现实是残酷的,当年的朋友如今已各奔东西,就像秋社后散去的燕子。诗人独自面对苍茫的夜空和如白马奔腾的海浪,虽然有三个人(可能指自己、友人和月亮)对影吟诗,却仍感到孤独。
最后部分写时光飞逝,西风吹动斑白的短发,诗人望着明月移动,落叶飘零,大雁南飞,远望友人的居所,只见群山环绕。这些景象都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友情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将孤独、怀念、时光易逝等情感融入秋夜景物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借景抒情,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