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巷杏花歌同严中允(绳孙)钱编修(中谐)作(乙丑)
频年住帝里,一山一水何曾经。
有若蜗负壳,又若鸟剪翎。
疾风扬沙卷花去,眼看春事如流星。
迩来罢官居,肆意寻郊坰。
朝从潞河还,犯卯酒未醒(晨过宋使君荦留饮漫堂)。
双桥东偏柳巷北,小寒食后微雨零。
偕行者二子,各各驻舆丁。
杏梢含苞犹未白,柳条踠地今渐青。
晴丝冉冉香细细,卑枝袅袅高婷婷。
村童灌畦爱看客,辘轳井架双铜瓶。
种花此地已难得,那不更缚香茅亭。
江乡尔时春愈好,西神山下泉泠泠。
阊门游人连臂出,筠车十里填支硎。
只如南湖亦不恶,桑鸠谷犬声可听。
紫荷花草杂坐卧,燕来竹笋生竛竮。
人生还家贫亦足,何苦晨夕劳其形。
吾侪田庐况不远,峭帆柔橹淩回汀。
都篮兼携茶酒具,闷拓小眼红窗棂。
吴歈越吟相继和,五日十日恣留停。
念此令人反惆怅,夕阳四顾尘冥冥。
有若蜗负壳,又若鸟剪翎。
疾风扬沙卷花去,眼看春事如流星。
迩来罢官居,肆意寻郊坰。
朝从潞河还,犯卯酒未醒(晨过宋使君荦留饮漫堂)。
双桥东偏柳巷北,小寒食后微雨零。
偕行者二子,各各驻舆丁。
杏梢含苞犹未白,柳条踠地今渐青。
晴丝冉冉香细细,卑枝袅袅高婷婷。
村童灌畦爱看客,辘轳井架双铜瓶。
种花此地已难得,那不更缚香茅亭。
江乡尔时春愈好,西神山下泉泠泠。
阊门游人连臂出,筠车十里填支硎。
只如南湖亦不恶,桑鸠谷犬声可听。
紫荷花草杂坐卧,燕来竹笋生竛竮。
人生还家贫亦足,何苦晨夕劳其形。
吾侪田庐况不远,峭帆柔橹淩回汀。
都篮兼携茶酒具,闷拓小眼红窗棂。
吴歈越吟相继和,五日十日恣留停。
念此令人反惆怅,夕阳四顾尘冥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官场解脱后,在郊外寻春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半部分用"蜗牛背壳""鸟儿剪羽"的比喻,形象地写出在京城为官时的束缚感。官场生活就像疾风卷走春花一样,让美好时光转瞬即逝。
2. 中间部分细腻描写了春游所见:微雨中含苞的杏花、渐青的柳条、村童浇灌菜园的场景。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与前半段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3. 最后部分由眼前景联想到江南故乡的春日美景,发出"人生还家贫亦足"的感慨。诗人渴望回到家乡,过上与友人品茶饮酒、吟诗作对的闲适生活。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晴丝冉冉""卑枝袅袅"等叠词,营造出春日柔美的意境
- 通过京城与乡野的对比,突出自由的可贵
- 结尾的惆怅情绪,让读者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这首诗告诉我们:简单自然的田园生活,往往比功名利禄更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