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宫辞 其一

挟瑟佳人载辇行,渭南秋月绮罗情。
秦皇爱听邯郸曲,不及丛台夜宴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秦朝宫廷的奢华画面,同时暗含对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

前两句"挟瑟佳人载辇行,渭南秋月绮罗情"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宫女们带着乐器乘车出游的场景。秋月下的渭河边,华服美人们营造出纸醉金迷的氛围。这里的"绮罗"代指华美服饰,暗示宫廷生活的奢靡。

后两句"秦皇爱听邯郸曲,不及丛台夜宴声"通过对比手法,揭示更深层含义。表面说秦始皇喜欢听邯郸地区的乐曲,实际暗指他沉迷享乐。而"丛台夜宴声"这个典故,让人联想到战国时赵武灵王在丛台夜夜笙歌最终亡国的历史教训。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香车美人、歌舞升平的画面,生动再现秦宫奢靡
2. 通过"不及"二字,不露声色地批评统治者重娱乐轻国事
3. 借用赵武灵王的典故,暗示秦朝可能重蹈覆辙
4. 秋月的意象既点明时间,又给繁华景象蒙上凄清色彩

这种表面写景、实则讽喻的手法,让诗歌既有画面美感,又包含深刻的历史思考,正是其魅力所在。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