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一位姓王的官员的送别之作,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政绩的赞美和依依不舍的情谊。
前两句用对比鲜明的画面勾勒出王大夫的威风形象:第一句"金马门前回剑佩"描绘他在皇宫金马门前佩剑出入的显赫身份,第二句"铁牛城下拥旌旗"则展现他在陕州城(铁牛城)统帅军队的英武姿态。两个画面一动一静,把王大夫文武双全的形象立起来了。
后两句转为抒情,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说将来万一有人接替王大夫的职位,希望能像《诗经》里歌颂的"甘棠"故事一样,保留几枝象征政绩的棠梨树。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夸赞王大夫治理陕州就像古代贤臣一样仁政爱民;二是希望后人能记住他的功绩。
全诗没有直接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金马门、铁牛城、甘棠树这些具体意象,把惜别之情和对朋友政绩的肯定都含蓄地表达出来。就像我们现在送别朋友时不说"我会想你",而是说"你办公室那盆绿植我帮你留着",既温暖又有深意。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