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三十首,选廿七 其二 (辛巳九月初五日至十二月廿二(2001-10-21至2002-2-1))

自于生死问三界,死灭生无如草芥。
白室悬空物外心,渐将姓字入閒话。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先,“自于生死问三界”,这里的“三界”指的是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诗人通过提出生死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死灭生无如草芥”,诗人用“草芥”比喻生命的渺小和短暂,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白室悬空物外心”,这里的“白室”可能指的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之地,诗人通过“悬空”和“物外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最后,“渐将姓字入閒话”,这里的“姓字”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而“閒话”则是指闲谈、闲聊。诗人似乎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变得不再重要,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琐事和闲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死、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深邃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