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内心富足的隐士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前两句"贫居无外事,图得念头情"直接点明主题:虽然生活清贫,但没有外界俗事干扰,反而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念头情"就是指内心的安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这种生活状态。"冷眼观时政"是说用旁观者的清醒眼光看待政治,不随波逐流;"平心阅世情"是以平和的心态观察世间百态。接着用两个自然意象"好花临水种,瘦竹傍墙生",描绘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花和竹都是高洁的象征。
最后两句"自足供幽致,何须隐姓名"是点睛之笔: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幽雅有趣,何必还要刻意隐藏姓名来标榜清高呢?说明作者追求的是真正的精神自由,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隐居姿态。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标榜、自然而然的隐逸情怀,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精神富足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