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

唤艇晚来急,天阴云欲凝。
树红迎北干,江白隔西兴。
卖橘山家贱,歌菱越女能。
东游兴不浅,篷雨响疏灯(北干山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萧山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色,充满生活气息和旅人情怀。

前两句写天色已晚,诗人急着叫船渡江,阴云密布仿佛要压下来。用"急"和"凝"两个字,把赶路的紧迫感和天气的压抑感都写活了。

中间四句像一组风景画:北干山的红叶格外醒目,钱塘江对岸的西兴镇泛着白光。山里人卖的橘子很便宜,采菱姑娘的歌声清脆动听。诗人用"红"和"白"的鲜明对比,又用"贱"和"能"展现当地质朴的生活,读来仿佛能看见山色、听见歌声。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虽然下着雨,但诗人东游的兴致很高。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伴着船舱里摇晃的灯火,这种旅途中的小景致反而更让人感到诗意。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有动态的赶船,有静态的山水,还有特写的橘子、姑娘,最后镜头落在雨夜孤灯上,把寻常旅途写得趣味盎然。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