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萧伯龄

子才弱冠胄监趋,广眉秀目髯虬如。
峨冠褒衣讲唐虞,金华文献天下无。
道宗濂洛咸巨儒,先兄哦松垂令誉。
子以郡博黉宫居,球琳珷玞形质殊。
朝磨夕琢成佩琚,人人足可膺时需。
大明天子龙飞初,元正大朝步天衢。
二亲在堂六帙馀,十年不见涕零袪。
退朝归觐来乡闾,入门群儿走且呼。
宾亲过从日月虚,难弟买羊为子屠。
綵衣升堂倒酒壶,命我赋诗以相娱。
忠君爱亲难两图,欲留不留心郁纡。
儿曹亦以文学拘,自京一来看老夫。
只今西行入蜀都,不愁畏途崄复岖。
飘飘自拟文翁俱,子今毋用长嗟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萧伯龄的朋友的离别赠言,用亲切的口吻描绘了对方的形象、才华和人生经历,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祝福。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夸赞朋友的形象与才华 开头说萧伯龄年轻时(弱冠)就进入国子监(相当于古代最高学府),长得英俊(广眉秀目),留着胡须(髯虬如)。他戴着高帽、穿着宽袍(峨冠褒衣),学问渊博,尤其精通古代圣贤之道(讲唐虞)。他的家乡金华是文化圣地(金华文献天下无),而他本人也继承了儒家正统学问(道宗濂洛),和兄长一样享有好名声(先兄哦松垂令誉)。

2. 朋友的为官与治学 萧伯龄在地方官学任职(郡博黉宫),像雕琢美玉一样培养学生(球琳珷玞形质殊),让每个人都能成才(人人足可膺时需)。明朝开国时(大明天子龙飞初),他曾在京城参加朝会(元正大朝步天衢),但父母年迈(二亲在堂六帙馀),他因十年未见家人而落泪(十年不见涕零袪)。

3. 回乡团聚的温馨场景 后来他回乡探亲(退朝归觐来乡闾),孩子们欢天喜地迎接(入门群儿走且呼)。亲友难得相聚(宾亲过从日月虚),弟弟热情杀羊备酒(难弟买羊为子屠),大家穿着彩衣喝酒庆祝(綵衣升堂倒酒壶),还让诗人写诗助兴(命我赋诗以相娱)。

4. 离别的不舍与鼓励 诗人感叹忠君和孝亲难两全(忠君爱亲难两图),但萧伯龄必须启程赴任。他的孩子也因学业不能久留(儿曹亦以文学拘)。现在他要西行去四川(西行入蜀都),诗人安慰他:别怕路途艰险(不愁畏途崄复岖),你像汉代文翁(一位教化蜀地的名臣)一样优秀(飘飘自拟文翁俱),不必叹息(子今毋用长嗟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生活化的描写:通过家庭团聚、杀羊喝酒等细节,展现真实的人情味。 - 对朋友的真诚赞美:从外貌、学问到为官治学,层层递进,突出萧伯龄的德才兼备。 - 情感细腻: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对朋友前程的鼓励,读来温暖感人。

核心思想:人生难免聚散,但真正的友谊会超越距离。只要心怀理想(如文翁教化一方),就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