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上人清湍亭

道人结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
不将溪水濯尘埃,且以清湍为客寿。
云烟映霭作春浓,草木坚枯辨秋瘦。
客来相对两无语,岂有浮辞问时候。
一生行脚如梦觉,天意似于君独厚。
我今留滞未得往,想像此亭如故旧。
再三伸纸诵清诗,已胜开尊饮醇酎⑴。
箪瓢可乐不淡薄,兰菊重生足滋茂。
他时有暇更分题,此游未落诸公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谦上人)在山间建造清湍亭的过程,以及诗人对这座亭子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诗中首先交代了谦上人建亭的经过:他还没完全建好住所,就先在山水之间建了这座小亭。这里"不将溪水濯尘埃"一句很妙,表面说不用溪水洗去尘埃,实际暗指修行者超脱尘世的心境。

中间部分用对比手法描写亭子四季景色:春天云烟缭绕,草木茂盛;秋天则显得萧瑟清瘦。这种自然变化也暗含人生哲理。当客人来访时,主客相对无言,不需要客套寒暄,这种默契正是知心之交的表现。

后段诗人表达了对这座亭子的向往。虽然自己暂时不能前往,但通过想象已经把亭子当作老朋友。读谦上人的诗比喝酒还令人陶醉,简单的生活(箪瓢)也能带来快乐,兰花菊花重新生长更显生机盎然。

最后诗人表示以后有机会要和大家一起为这座亭子题诗,不会错过这个雅集。全诗通过对一座山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一生行脚如梦觉"等句,也透露出对人生如梦的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