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夜饯伯昭五首(以圆景早已满为韵) 其五

迩别非久淹,征驾憩南馆。
黯黯金波灭,离离玉绳断。
绪言殊未竟,积思俄已满。
行矣念相慰,裁音冀无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离别前的饒行场景,情感真挚动人。

前四句描绘了送别的环境:虽然分别时间不会太久("迩别非久淹"),但朋友的车马已停在城南驿站准备启程("征驾憩南馆")。夜色中,月光渐渐暗淡("黯黯金波灭"),天上的星辰也疏落分散("离离玉绳断"),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后四句直抒胸臆:想说的话还没说完("绪言殊未竟"),离愁却已涌上心头("积思俄已满")。最后两句最打动人:虽然要分别了,但希望彼此安慰("行矣念相慰"),更期盼朋友能尽快来信("裁音冀无缓"),把普通人对离别的牵挂写得特别真实。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话别一样自然。通过月光暗淡、星辰疏落的夜景,把不舍之情融入景物中;最后"盼来信"的朴实愿望,更是道出了所有离别者的心声。这种真挚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